福安市
2024年10月16日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意見的公示 (東南銅業銅酸系統節能降碳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發布時間:2024-10-16 發布人:寧德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準的審批意見,現依據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予以公示。歡迎公眾參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關環保承諾 |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下載鏈接(除依法不能公開的內容) |
1 | 東南銅業銅酸系統節能降碳改造項目 |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閩海路89號(中銅東南銅業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 | 中銅東南銅業有限公司 | 福建省環境保護設計院有限公司 | 項目建設內容為:對現有1#、2#制酸生產線進行改造、新增低溫余熱回收裝置;新增3#制酸生產線;新增余熱發電、除鹽水站等設施;其余主體工程、公輔工程、環保工程均依托現有工程。 項目新增生產規模為年產陰極銅2.5萬噸,副產硫酸21.8萬噸;建成后全廠生產規模為年產陰極銅47.5萬噸、副產硫酸 186.00萬噸(其中含發煙硫酸35萬噸)。項目總投資19987.75萬元 | (一)主要環境問題 1、施工期:施工生活污水、施工生產廢水、施工噪聲、施工垃圾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2、營運期: (1)水環境: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有熔煉區域脫硫排液、循環水;電解區域循環冷卻水;公用工程循環冷卻水;硫酸車間內污酸處理后液、車間圍堰內地面沖洗水、初期雨水;石灰石漿化沖洗廢水;新建除鹽水站純水制備產生的含鹽水;余熱發電、硫酸車間循環冷卻水。上述廢水均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新增員工生活污水依托現有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2)大氣環境: 項目產生的廢氣有精礦運輸及計量系統,精礦庫,配料及輸送系統,精礦蒸汽干燥,閃速熔煉等樓面清掃,冰銅磨,精礦及煙塵輸送,分析測試中心測試、渣選礦粗碎等產生粉塵;冰銅風淬廢氣、環境集煙煙氣、陽極爐煙氣;閃速熔煉爐煙氣、閃速吹煉爐煙氣;電解系統及凈液系統含硫酸霧廢氣;分析檢測中心含硫酸霧廢氣;污酸處理站廢氣。各生產廢氣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較小。 (3)聲環境:設備運行產生噪聲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項目產生的固廢有陽極泥、鉛濾餅、廢觸媒、砷濾餅、中和渣、白煙塵、廢礦物油、廢濾布、渣選尾礦、污水處理石膏、廢耐火材料、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泥和廢舊物資、廢離子交換樹脂、生活垃圾等,各固廢在采取相應措施后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5)地下水及土壤:項目在做好廢水收集處置及固廢儲存工作,做好分區防滲工作,項目對地下水及土壤影響較小。 (二)主要環保措施: (1)廢水防治措施: ①新增污酸采用硫化法處置后產生的污酸處理后液,經石膏預處理工段后,與其他生產廢水納入現有生產廢水處理站(“一段鐵鹽-石灰中和+電化學”)處理后,再進入回用水脫鹽項目(在建)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②新增余熱發電、硫酸車間循環冷卻水(清凈下水)進入回用水脫鹽項目(在建)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③新增生活污水依托現有生活污水處理站(A2/O+化學處理)處理達標后通過過渡期臨時入海排污口外排(已備案)。 (2)廢氣防治措施: 本項目廢氣均依托現有廢氣處理設施。 ①對精礦運輸及計量系統,精礦庫,配料及輸送系統,精礦蒸汽干燥,閃速熔煉等樓面清掃,冰銅磨,精礦及煙塵輸送,分析測試中心測試、渣選礦粗碎等產塵點進行收塵,采用新型覆膜濾袋除塵或/真空脈沖式工業吸塵器等措施除塵,處理經各自排氣筒排放。 ②冰銅風淬廢氣、環境集煙煙氣、陽極爐煙氣經各自配套的除塵設施預處理后和吹煉渣風淬廢氣一起送環集煙氣脫硫系統【噴淋塔→凈化組合塔(氣體冷卻段+電除霧器)→脫硫吸收塔→末端電除霧器→臭氧氧化脫硝→保安塔(堿噴淋)+末端濕式電除塵(2024年7月投入使用)】,處理后通入200m高排氣筒(DA025)排放。 ③閃速熔煉爐煙氣、閃速吹煉爐煙氣經“余熱鍋爐+沉塵室+電除塵器”、再經煙氣制酸“動力波洗滌凈化+兩轉兩吸流程”后的制酸尾氣通過制酸尾氣脫硫系統“雙氧水脫硫+電除霧”,處理后通入200m高排氣筒(DA025)排放。 ④電解系統及凈液系統含硫酸霧廢氣經配套的酸霧廢氣治理設施(集氣罩+凈化回收器+酸霧凈化塔),共10套,處理后通入200m高排氣筒(DA025)排放。 ⑤分析檢測中心含硫酸霧經配套的酸霧廢氣治理設施(集氣罩+凈化回收器+酸霧凈化塔),共4套,處理經各自排氣筒排放。 ⑥污酸處理站廢氣(污酸硫化處理工段產生的含H2S廢氣)經集氣設施收集后,進入污酸處理除害塔(堿液吸收)處理后,通過1根20m高排氣筒(DA027)排放。 (3)噪聲防治措施:采取合理布局、基礎減震、隔聲等降噪措施。 (4)固廢處置措施: ①陽極泥、鉛濾餅、廢觸媒、砷濾餅、中和渣、白煙塵、廢礦物油、廢濾布等沾染毒性廢棄物和廢舊電池等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置。 ②渣選尾礦、污水處理石膏、廢耐火材料、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泥和廢舊物資等一般固廢,均委托有相應資質單位處置或綜合利用。 ③新增廢離子交換樹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市政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分區防滲措施。 | / | / |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下載鏈接: 備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運營全過程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相關信息和審批后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公開的主體,該鏈接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公示維護工作由項目建設單位負責。 |
一、公示時間:2024年10月16日—2024年10月22日(5個工作日) | |||||||||
二、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個工作日內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上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 |||||||||
三、聯系方式: | |||||||||
電話:0593-2250389 傳真:0593-2295177 | |||||||||
電子郵箱:ndsthj@163.com | |||||||||
通訊地址: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閩東東路1號 | |||||||||
郵 編:352100 |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