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
2025年3月5日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意見的公示 (古田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項目)
發布時間:2025-03-05 發布人:寧德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關環保承諾 |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全本下載鏈接(除依法不能公開的內容) |
1 | 古田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 古田縣城東街道湖濱村、城西街道寶峰村,鳳埔鄉、泮洋鄉、水口鎮、吉巷鄉、鶴塘鎮、平湖鎮 | 古田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 福建新時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為建設古田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包括垃圾分類設備、垃圾轉運站、垃圾分類監督分揀以及垃圾分類宣傳。項目新建1座垃圾分類處理廠(處理規模為餐廚垃圾50噸/天和大件垃圾5噸/天),7座垃圾轉運站(轉運規模為生活垃圾30噸/天·座)。垃圾分類處理廠建設地點位于古田縣城東街道湖濱村、城西街道寶峰村,7座垃圾轉運站建設地點分別位于古田縣鳳埔鄉、泮洋鄉、水口鎮、吉巷鄉、鶴塘鎮(2座)、平湖鎮。項目總占地面積0.6040公頃,其中垃圾分類處理廠占地面積0.43106公頃,轉運站0.1729公頃。項目總投資11799.7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685萬元。 | (一)主要環境問題 1.地表水環境: 施工期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運營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大氣環境: 施工期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揚塵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各轉運站產生的惡臭氣體和粉塵,垃圾分類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產生的粉塵、垃圾分類處理廠餐廚垃圾預處理和好氧發酵工序產生的惡臭氣體與三相分離(油水分離)工序產生的非甲烷總烴,以及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3.聲環境: 施工期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生產設備運行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 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運營期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生產固廢(包括分選雜質、粗油脂、其他垃圾、可回收物、金屬鐵、除塵灰、污泥和廢機油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5.地下水環境:項目產生的污水不會直接對地下水環境產生影響,主要為項目運營期間污水處理設施故障導致污水事故排放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危險廢物堆存可能導致的固體廢物淋濾滲漏影響,均屬于事故排放。主要污染途徑為垂直入滲。 6.生態環境:施工期土地占用、植被破壞、施工活動等對陸域動植物的影響,以及施工占地、工程土方挖填等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7.環境風險:項目不存在重大危險源,環境風險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系統高濃度生產廢水泄露對環境的影響。 (二)擬采取的措施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生產廢水收集處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依托當地村鎮污水收集系統。 運營期垃圾分類處理廠的生產廢水經廠內污水處理站預處理達到古田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滲濾液處理站接管標準后,進入古田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標后,納入古田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垃圾分類處理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達標后納入古田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7座轉運站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一起收集后暫存于收集池中,定期運至古田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滲濾液處理站處理達標后,納入古田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2.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定期灑水抑塵、施工圍擋噴霧、各個施工場地設置洗車平臺,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在洗車平臺清洗輪胎及車身。 運營期各轉運站產生的惡臭氣體和粉塵采用生物過濾除臭系統處理達標后,分別通過7根不低于15高的排氣筒排放;垃圾分類處理廠大件垃圾處理產生的粉塵采用脈沖袋式除塵器處理達準后,通過1根不低于15高的排氣筒排放;垃圾分類處理廠餐廚垃圾預處理和好氧發酵工序產生的惡臭氣體與三相分離(油水分離)工序產生的非甲烷總烴,以及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經負壓管道收集后,采用“化學洗滌+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工藝處理達標后,通過1根不低于15高的排氣筒排放。 項目應加強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控制,通過噴灑除臭劑等措施,確保臭氣濃度、氨、硫化氫、顆粒物、非甲烷總烴廠界無組織排放達標。垃圾分類處理廠衛生防護距離為大件垃圾處理車間外50米和餐廚垃圾處理車間外50米形成的包絡區域,各垃圾轉運站衛生防護距離為壓縮轉運車間外50米。防護距離范圍內不應規劃建設居民區、學校、醫院等大氣敏感目標。 3.聲環境保護措施: 項目應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應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確保場界噪聲達標排放。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施工期棄土棄渣部分回填和利用,其余及時運至指定的棄渣場;建筑垃圾中具有回收利用價值的應進行集中收集、綜合利用,不具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廢物統一運往指定地點處置;施工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運營期產生的分選雜質、其他垃圾、污泥、除塵灰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就近送至古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置,可回收物、金屬鐵、粗油脂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外售綜合利用;廢機油和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收集、暫存應符合國家、福建省危險廢物管理的相關規定,并交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應做好污染分區防治和防滲等工作,污水收集管采取明管明溝,并對不同廢水收集管道進行區分標識,定期對地下水進行監測,重點跟蹤項目特征污染物對地下水水質的影響。 6.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確定用地范圍。在施工區域內建好排水、導流設施,施工時廠前區主要注意臨時防護。項目棄土石進行合理利用,多余的棄渣全部運至指定棄渣場,嚴禁隨意堆置。垃圾分類處理廠涉及水源涵養生態功能重要區域,應加強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控,加快施工進度,地塊坡面開挖嚴格控制在十度以下。在做好基礎排水沉沙的前提下,避免地表裸露,應及時做好植被恢復,選用合適的鄉土植被,力求廠區水土流失控制在最低。 7.境風險防范措施:項目應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采取有效風險防范措施,按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并配備足夠的應急物資,確保周邊生態環境安全。項目應建設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確保事故期間的污廢水可以有效進入事故應急池。 |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分別于2024 年 10 月 16 日、 2024年12月2日~12月13日在福建環保網(https://www.fjhb.org/huanping/yici/35510.html) 發布公示, 分別于 2024 年 12 月 9 日在《海峽都市報》A07 版面、2024 年 12 月 12 日在《海峽都市報》A07 版面刊登了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的公示啟事。 在公示期間,未收到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電話、傳真、信件或郵件。 | / |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全本下載鏈接: http://www.ayhyh.cn/gongshi/1413.html 備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運營全過程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相關信息和審批后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公開的主體,該鏈接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公示維護工作由項目建設單位負責。 |
一、公示時間:2025年3月5日-2025年3月11日(5個工作日) | |||||||||
二、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個工作日內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上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 |||||||||
三、聯系方式: | |||||||||
電話:0593-2250389 傳真:0593-2295177 | |||||||||
電子郵箱:ndsthj@163.com | |||||||||
通訊地址: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閩東東路1號 | |||||||||
郵 編:352100 |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