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要聞
東僑開發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4-09-19 來源:東僑生態環境科
為深入推進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持續提升項目環評審批效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東僑開發區作為全省第一批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園區,搶抓機遇,牢牢把握政策紅利,吃透試點要求,深入開展聯動試點工作,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加速推進,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一) 以規劃環評為引領,不斷強化環評源頭效能
通過園區環評聯動改革試點,東僑開發區進一步轉變管理職能,著眼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和突出重點問題,強化規劃和規劃環評引領,在項目整體謀劃上主動做好加法。建立“高標準協調、高質量服務、高水平防范、高效益共贏”的互促聯動機制,以“十五五”各項規劃集中編制為契機,實施市縣(區)聯動、管批聯動、政企聯動,積極推動規劃環評落實,進一步優化環評管理效能。
(二) 加強全過程監管,持續提升園區環境實力
按照前端優化流程、中端督促落地、后端鞏固提升的原則,東僑開發區通過環評聯動、成果共享,減環節、壓時限,確保了環評審批快速高效。同時,夯實園區常態化督導檢查工作機制,使其由原來的被動監管轉變為主動作為。通過搭建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智能化監管平臺,建設智慧管網系統,微型水質監測站,空氣自動超級站等,健全智慧管控體系,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水平。項目環評獲批后,通過督促指導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承諾事項,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和措施,確保要求不降低、措施做到位。堅持事后督導跟蹤,一對一指導企業持續落實環評要求、提升環保設施水平,保障園區生態環境。
(三) 優化審批流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東僑開發區不斷完善“高標準協調、高質量服務”工作機制,全流程關注項目建設中的堵點難點,變管理為服務、變服務為賦能,充分發揮環評聯動試點優勢。建設項目環評編制內容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和審批時限壓減,大幅降低了企業落地的制度性成本,將原獨立受理、擬審批公示簡化合并為“審批告知承諾制受理及擬審批前公示”。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原法定公示時限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5個工作日,提速50%,工作效率提高1倍,助推福建省重點項目“安發科研創新總部暨安發本草生命健康創新研究苑”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減少企業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加快項目落地,企業滿意度持續提升。
(四)堅持多措并舉,強化政策適用指導
以微信公眾號、項目建設工作微信群等線上平臺,東僑開發區政務服務窗口、聯企幫扶活動、政策宣傳手冊等線下平臺為載體,廣泛宣傳環評登記表類項目豁免管理、報告書(表)類項目實施告知承諾制、政策符合性分析等內容簡化的試點政策,擴大政策知曉率,做好政策適用指導,為聯動試點工作營造有利條件和良好氛圍。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