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要聞
5大廠房、超千億帶動,福鼎鋰電產業集群崛起
發布時間:2025-02-13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王婷婷
春意漸濃,記者來到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邊是不斷上新的智造工廠,一邊是繁忙火熱的施工現場,雙管齊下持續激活“鋰”動能。
福鼎時代于2020年12月落戶福鼎市前岐鎮,是寧德時代迄今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單體項目,共布局1號至5號廠房,帶動上下游配套產業及第三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目前,1號至4號電芯工廠均已投產,5號超級工廠加速建設,福鼎時代電芯拉線升級改造項目等完成建設。
鋰電新能源是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能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福鼎時代入駐,福鼎市有鏈主、有鏈核,加快輻射帶動,打造產業鏈共同體。
春節假期剛過,寧德邦普新材料產業園已吹響復產“沖鋒號”,多條生產線高速運轉,經過投料、反應調控、洗料、篩料、打包等一系列工序,產品運往各地。
寧德邦普新材料產業園是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在寧德市布局的首個電池材料一體化產業項目,也是福鼎市引進的最大鋰電新能源產業正極材料上游項目,于2020年開工,2023年7月實現一期基本投產。
為提高在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競爭優勢,該產業園主動求新,打造高性能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智能制造車間,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產品質量創優。同時,加快產能陸續釋放,推動一體化布局早日見效。”寧德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外聯部主任吳龍騰說。
招一個、引一串、帶一片。近年來,福鼎市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思路,不斷增強產業聚集效應和帶動支撐作用,對接引進邦普、國泰華榮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布局形成上下游貫通、產供銷配套、大中小協同的產業集群,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項目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福鼎市深化“項目專員”工作機制,按照“一類重點項目一個專班”的模式,擇優選派一批批項目專員和專員助理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障,合力推動項目“再提速”。
“我們以‘全鏈條跟進、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務’保障福鼎鋰電及配套項目建設,努力為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鏈提供優質建設環境。”福鼎市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鏈專班專員黃印興介紹,專班根據職責認領重點項目后,會將項目再細化分解為子項目和任務節點,有序推進。
去年以來,該專班已完成寧德邦普項目二期、福鼎市凱欣年產3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項目、福鼎財金新材料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生產項目、福鼎錳元新材料有限公司錳基電池材料生產項目、寧德國泰華榮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等重點項目土地報批,以及福鼎市鋰電新能源產業園配套工程3個子項目土地報批工作。同時,加快研討新材料高科技產業園未來規劃,計劃建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集中引進電機、底盤、傳感器等上下游配套企業,補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全生態鏈。
與產業聯動,福鼎市推進項目機制再優化,建立“四個即”工作機制,發揮“三級會商”作用,打通“幫辦代辦”綠色通道,逐步實現“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拿地即開工”“竣工即辦證”,助力項目審批提速提效,形成服務質量優、辦事效率高、保障政策活、創業生態好的投資洼地。
鏈條升級,配套完善。2024年,福鼎市鋰電新能源入選省級縣域重點產業鏈,鋰電配套供應商增至35家。新的一年,福鼎市將以新型工業化為引擎,加快打造產業鏈共同體,培育新質生產力,力爭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增長10%;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建成投產福鼎時代5號超級工廠、錳元新材料,加快建設凱欣技改、邦普二期等項目,重點對接時代中試車間、電動船舶等產業鏈關鍵項目和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加快主導產業強鏈建圈。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王婷婷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