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宣教
生態環境部部長點贊寧德,原因是…
發布時間:2022-09-16 來源:寧德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
9月15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等方面的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上,黃潤秋部長在介紹我國海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方面提到了福建寧德集中開展海上養殖綠色轉型,將傳統泡沫網箱升級為環保塑膠網箱,大幅減少漁業垃圾,昔日的海漂垃圾場被改造成為“海上田園”。
寧德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為何受到黃潤秋部長的點贊?
請往下看:
寧德市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1046公里,均占福建省1/3。曾經的三都澳海域,“無證、無序、無度、無質”養殖問題突出,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近年來,寧德市堅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契機,堅持黨政主要領導掛帥,舉全市之力全面打響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范海域使用管理。
頒布市、縣兩級《海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將全市海域劃分為禁養區、養殖區、限養區,解決“哪里可以養、養什么、養多少、怎么養”的問題。實施海域使用權屬改革,推進符合用海規劃的水域灘涂養殖證發放,形成依法有償用海、持證規范養殖的局面。近3年來,全市共清退禁養區漁排26.71萬口、貝藻類6.55萬畝;養殖區和限養區升級改造標準漁排55.75萬口、深水大網箱3450口、貝藻類33.74萬畝。
強化陸海統籌治理,實現水清灘凈岸美。
推動建設10個萬畝連片示范區和深遠海養殖平臺項目,推行養殖網箱“小改大”,海水養殖從內灣型、粗放型逐步向深遠海、集約型轉變。探索由市屬國企成立專門的海上環衛隊伍,建立“源頭減量-海上清理-堆場轉運-岸上處置”全鏈條治理機制,累計清理海漂垃圾約106.6萬立方米。對全市1046公里岸線和入海河口上溯2公里范圍的排口開展全面排查、監測和溯源,摸排出各類入海排口2308個并分類進行整治。
塑造海灣特色文化,推動人海和諧共生。
加快實施漁旅融合示范項目,充分利用提升改造后的養殖設施,建設集海水養殖、漁耕體驗、海洋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休閑海洋漁業示范綜合體。創新海域現代社會治理模式,完善海上網格管理,劃分縣鄉村三級管理責任區218個并配備網格員,建成“海上社區”12個、海上綠色養殖服務站點58個。大力推進福安寧海村“多彩漁村”、霞浦溪南七星海域“海上牧場”等典型示范點建設,奏響“海上田園”新樂章。
來源:寧德市生態環境局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