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要聞
和美生態的寧德實踐
發布時間:2023-10-26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瑜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鄉生態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和美生態的寧德實踐
藍天白云飄逸悠揚、鄉村風光如畫、城鎮干凈整潔……金秋時節,徜徉在閩東大地,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和美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這番美景,正是寧德市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多年來,寧德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我市兩地榜上有名。其中,屏南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周寧縣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標志著我市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我市把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舉措,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打造了一批先進示范典型,柘榮縣、壽寧縣、周寧縣、古田縣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在持續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的同時,我市不斷推動污染防治提標攻堅、治理效能提檔升級、綠色發展提速轉型,全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此外,市生態環境部門組織實施的藍天、碧水、碧海、凈土“四大工程”和七大標志性戰役,先后完成大氣減排項目278個、流域整治項目403個,火電行業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驗收,合成革集控區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并針對環保領域短板弱項等,策劃實施五批次294個治理項目,其中35個項目納入全市“重大基礎設施攻堅年活動”實施重點攻堅;推動建立聯席會議、紅黃牌警示等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十項工作制度,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整改,打造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海漂垃圾“陸海統籌”治理等一批問題整改“典型案例”“寧德樣板”;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推動鋼鐵、鑄造、礦山、石材加工等行業轉型升級,并認真落實市委“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推動寧德時代“零碳工廠”“無廢集團”建設,指導各地開展“零碳島”“零碳社區”“零碳景區”等創建,切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創舉連連,收獲滿滿。通過多年的努力,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空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實現五年持續提升;重點流域、主要湖庫、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2022年國考斷面水質居全國第25位,是全國45個沿海設區市中唯一進入前30的城市。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如今,生態優先已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共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初見成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一項項榮譽是最好的見證,寧德綠色發展的腳步更加堅定。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瑜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