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全球視野 全新儲能 丨鼎“鋰”打造縣域千億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3-11-06 發布人:閩東日報
穿上潔凈服,戴好口罩和手套,換上勞保鞋,隨后在風淋室內完成10秒的除塵,工人進入電芯生產車間,鋰電池生產的一道重要工序將在這里完成。
這座車間位于福鼎市前岐鎮薛橋村,是寧德時代迄今為止在全球布局的最大單體項目——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廠房的一部分,建有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生產線。
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福鼎時代共布局1至3號電芯廠房、超級4、5號電芯廠房。目前,1號至4號電芯工廠均已投產,吸納8000余人就業,5號超級工廠準備動工建設,全部投產后將實現千億產值,為福鼎市的工業發展貢獻時代力量。”福鼎時代運營負責人鄭偉說。
龍頭帶動,增勢強勁。鋰電新能源產業是一個涉及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能力強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產業聚集效應和帶動支撐作用不斷增強,福鼎市也吸引了一批關鍵環節效益高、塊頭大的產業鏈項目入駐,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
走進福鼎凱欣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辦公樓,“綠色化學成就低碳美麗生活”12個大字直映眼簾。控制室內,實時監控著全廠區的一舉一動,還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從開工到投產,耗時8個月,引進自動化、智能化、高端化設備,研發全球唯一液態全自動化的工藝,建設綠色、智能、智慧工廠,今年5月達到滿產狀態,生產效率是同行的2至3倍。”該公司總經理吳浪介紹。
10月,該公司將進一步技改升級,完成一期年產2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的目標,規劃今年產值可突破40億元。斜對面,寧德邦普新材料產業園三元前驅體生產車間,各種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在產線中穿梭,經過投料、反應調控、洗料、篩料、打包等一系列工序,將產品運輸出去。
“目前,一期處于全面建設收尾與產能爬坡釋放過程。我們將加快二期建設,拉通極片回收產線,提升原材料自給率,發揮一二期聯動補鏈效應。一方面,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產品質量創優;另一方面,加快新增產能陸續釋放,推動一體化布局早日見效。”寧德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外聯部主任吳龍騰說。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材料、隔膜材料、輔材……為扣緊鋰電新能源產業上游重要環節,福鼎市建設寧德市唯一一家省級化工園——龍安化工園區,引進邦普、國泰、凱欣、瑞川、匯得、威海財金、云和慧谷錳基材料等鋰電配套項目,并進入寧德時代、福鼎時代項目供應鏈采購體系,一座國內最大的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生產基地正在崛起。
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鼎“鋰”奮進千億產業集群。在福建領福新能源電池結構件項目生產車間內,17條流水線開足馬力生產新能源電池結構件。“我們主要承接寧德時代、福鼎時代、霞浦時代的訂單,每條生產線日產量可達到3萬片。”該公司PMC經理周鵬飛說。
該項目位于福鼎市雙岳項目區,經過當地“騰籠換鳥”,原有老舊廠房變身為如今的“智造工廠”,自動化設備貫穿全生產鏈,節省60%人力的同時,產品質量也更加可控和穩定。
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福鼎市搶抓“雙碳”機遇,以“鏈式思維”推動鋰電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形成“鋰電材料—鋰電池—終端應用—梯次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條,加快構建“3+X”先進制造業體系。“3”即打造前岐——雙岳鋰電新能源產業園,龍安——店下省級化工園,佳陽新能源產業拓展區等3個千億產業片區,“X”即聯動培育鋼鐵、茶業、核電、汽摩配、食品加工等若干個百億產業。
“通過調查走訪,我們梳理形成了‘福鼎市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導圖’,為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鏈規劃部署、資金謀劃、企業引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提供基礎數據和可借鑒規劃布局。同時,調查討論電動船舶發展現狀、發展思路等,為鋰電下游應用產業引進提供謀劃建議。”福鼎市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鏈專班專員黃印興說。
當前,佳陽新能源產業拓展區正加快推進安征遷和產業用地“標準地”建設,開展倉儲物流配套、儲能、新能源汽車代工等項目招商,洽談奧豐環保、盛輝物流等項目入駐,不斷壯大新能源產業生態圈,搶跑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有形之手”助力,產業提能造峰。上半年,福鼎市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369億元,其中鋰電上下游產業累計完成產值198億元、增加值增長2倍,有力推動上半年福鼎市GDP同比增速居全省縣(市、區)首位。
來源: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王婷婷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