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審批
福鼎市水利局關于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福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雙嶼村單村入戶供水工程實施方案的批復
發布時間:2023-03-03 發布人:福鼎市水利局
福鼎市水利局關于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福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雙嶼村單村入戶供水工程實施方案的批復
鼎水審批〔2023〕30號
福建省水務發展集團福鼎水務有限公司:
根據你單位的申請,2023年1月5日福鼎市水利局組織專家對福建興茂達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編制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福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雙嶼村單村入戶供水工程實施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審查。經評審,與會專家認為《實施方案》成果基本滿足編制規程的要求,按照《專家組技術評審意見》修編后可用于下階段項目建設。近期,你單位向我局提供了《實施方案》(報批稿),我局批復意見如下:
一、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的建設是當地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保障國家振興鄉村戰略的重要基礎條件;是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前提條件,是實現供水安全,水資源宏觀調控和規模化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改善供水格局、水質達標的必要內容;是發展當地經濟,提高當地居民生活衛生及健康水平的基礎保障。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任務和規模
1.工程任務:利用岙里水廠出廠水作為水源(自來水),從江濱南大道預留口接出,通過高位水池布設配水管網輻射雙嶼村15個自然村,解決雙嶼村1914人供水問題。
3.同意工程設計基準年為2022年,設計水平年為2030年。供水保證率95%。
4.同意根據《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SL310-2019)有關規定,本工程為Ⅳ型集中式供水工程類型。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17)規定,工程等別為Ⅴ級,主要建筑物輸水工程等按5級建筑物設計,主要建(構)筑物的防洪標準采用10年一遇洪水設計。
三、工程總體布置及主要建設內容
1.基本同意項目工程總體布置方案,即從岙里水廠江濱南大道預留口De250PE管接出,經過新建一體化提升泵站,輸送至高巖自然村旁山頭的150T高位水池,再從水池新建配水管道,沿現狀鄉間小路敷設至三門鼻、獅頭鋼、大灣、后寮、長股尾等15個自然村供水。
2.基本同意擬建配水管道13276m,其中De160PE管4261m、De110PE管3726m及De63PE管1799m,De32PE管3490m。新建一體化增加泵站1處,150t高位水池1座,擬建水表450戶,水表采用遠傳水表,一戶一表,集中設置表箱。
3.基本同意本工程管材選用PE管。
4.基本同意管道敷設方案、泵站設計方案及水力計算成果。
四、施工組織設計
1.基本同意施工組織章節所介紹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藝。
2.同意按3個月施工總進度控制總工期。
五、工程管理
基本同意工程管理中的內容和措施。
六、環境保護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基本同意《實施方案》中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設計方案布置。
七、概算與資金籌措
同意概算編制依據和取費標準,同意工程概算總投資為288.54萬元,其中建筑工程78.84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15.00萬元,輸水管線設備及安裝工程128.93萬元,臨時工程9.59萬元,獨立費用33.40萬元,基本預備費13.29萬元,水土保持工程費用5.02萬元,環境保護工程費用4.46萬元。
本項目資金由業主自籌解決。
八、經濟評價
基本同意經濟評價采用的依據和計算方法,成果基本可用。
九、節能評價
基本同意節能評價中采用的設計依據和措施。
十、安全及勞動保護
基本同意安全及勞動保護中采用的設計依據和結論。
十一、其他
1.請你公司加強工程管理,對照業主負責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驗收制等要求組織項目實施。
2.項目質量監督由福鼎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承擔。你公司應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規定(試行)》的規定,在開工前向福鼎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辦理委托質量監督手續。各參建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嚴把質量和安全關,認真履行建設程序和工程管理,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確保工程施工安全。
3.你公司應在開工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福建省水土保持條例》的要求組織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向我局報審。
4.項目實施過程中若確須設計變更的,應按照《水利工程設計變更管理暫行辦法》(水規計〔2020〕283號)的規定完善變更手續。
5.你公司應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SL721-2015)的要求抓好項目的生產安全工作。
6.工程完工后應遵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的要求及時做好項目驗收工作。
福鼎市水利局
2023年3月1日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