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區
2024年3月7日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意見的公示 寧德時代創新實驗室建設(一期)擴建一階段建設項目
發布時間:2024-03-08 發布人:寧德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準的審批意見,現依據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予以公示。歡迎公眾參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關環保承諾 |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下載鏈接(除依法不能公開的內容) |
1 | 寧德時代創新實驗室建設(一期)擴建一階段項目 |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德市社會福利中心南側地塊 |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廈門市庚壕環境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寧德時代創新實驗室總體定位為布局新儲能材料化學體系、新儲能系統設計與工程、新儲能系統應用場景三大主攻方向,一期項目的研究方向專注于金屬鋰電池、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電池研發,同時還將廣泛布局鋰離子電池可靠性模型開發、無損檢測技術開發等,力爭逐步實現實驗室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次擴建一階段項目利用創新實驗室建設(一期)已有資源,購置國際領先實驗設備,形成原子級別研究的能力,新建研發和實驗內容位于研發樓(R1部分、R2、R3)、工程樓(E1部分、E2、E3)和球差電鏡實驗樓,以及其他功能配套設施,新增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省創新實驗室研發功能。項目實驗研發的材料、樣品僅用于實驗測試,測試后作為固廢處置,不用于任何生產線原材料和作為產品出售。項目年工作312天,每日工作時間12小時。項目新增總投資1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700萬元,擴建后總建筑面積為158510平方米。 | 主要環境問題 施工期: 1.施工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機械清洗廢水和少量的土建施工泥漿水,對水環境的影響。2.施工廢氣:主要為運輸道路揚塵、施工現場揚塵和施工機械、車輛尾氣,推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3.施工噪聲:主要為施工機械和車輛產生的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4.施工固體廢物:包括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等綜合利用和妥善處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5.施工期水土流失: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表開挖造成表層土壤松動,開挖土石方等,易形成雨季洪水沖蝕,造成水土流失,同時大風天氣又成為無組織排放源,污染環境;其次施工活動造成的無組織揚塵等也會加劇水土流失。 營運期: 1.水環境影響:項目廢水實驗室廢水(包括陽極廢水和陰極廢水)、陰極極片浸泡廢水、鍋爐系統及軟水制備系統排放廢水、冷卻系統排放廢水、廢氣堿洗塔/噴淋塔排放廢水、DI制水系統排放廢水以及食堂廢水、生活污水。 2.大氣環境影響:項目實驗和研發過程和配套設施產生的主要廢氣實驗室廢氣、RTO燃燒廢氣、極片焚燒廢氣、鍋爐廢氣、食堂油煙、廢水站惡臭氣體等。 3.聲環境影響:項目實驗設備及輔助設備運行噪聲對周邊聲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項目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員工生活垃圾等。 主要環保措施 運營期: 1.水環境保護措施:項目陰極廢水采用“芬頓氧化+混凝沉淀+ABR+兩級AO(MBR作為二級O池使用)+重金屬樹脂吸附”工藝處理,陽極廢水采用“混凝沉淀+兩級AO(MBR作為二級O池使用)”工藝處理,DI制水廢水、冷卻系統廢水、鍋爐排污及軟水制備廢水采用三級沉淀池處理,生活污水采用三級化糞池處理,食堂廢水采用“隔油池+氣浮+AO”工藝處理,項目廢水經處理達標后經市政污水管網排入寧德市東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 2.大氣環境保護措施:R1研發實驗樓新增實驗產生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R2和R3研發實驗樓產生的實驗廢氣經“靜電除油+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工程實驗樓中太陽能極片制備實驗和硬殼電芯制備實驗產生的廢氣經“除塵、除油+RTO裝置”處理后排放;太陽能光伏研發實驗產生的廢氣經“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N1負極材料開發、太陽能材料合成實驗、非水性粘結劑合成實驗和水性粘結劑合成產生的廢氣經“除塵+堿洗(含除霧)+活性炭吸附”處理后排放。工程實驗樓極片焚燒塔產生的廢氣經“冷凝系統+脈沖布袋除塵器+堿洗塔+除霧器+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排放。廢水處理站產生的廢氣經“噴淋塔+UV裝置”處理后排放。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排放。 3.聲環境保護措施:采取隔聲、消聲、降噪措施。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置,其中危險廢物收集、暫存應符合國家、福建省危險廢物管理的相關規定,并交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加強對廢水及物料所經過的管道巡查,杜絕“跑、冒、滴、漏”等事故的發生,重點做好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輸送管道等周邊防滲處理,確保各項防滲措施得以落實,避免污染地下水。 6.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北區地塊R1研發實驗樓地下室新建1座總有效容積為250m3事故應急池,Y地塊食堂附近新建1座總有效容積280m3事故應急池。修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定期開展事故環境風險應急演練。 | / | / | 環境影響報告表全本下載鏈接:http://nd.hjxxgs.com/gongshi/884.html 備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運營全過程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相關信息和審批后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公開的主體,該鏈接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公示維護工作由項目建設單位負責。 |
一、公示時間:2024年3月7日—2024年3月13日(5個工作日) | |||||||||
二、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個工作日內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上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 |||||||||
三、聯系方式: | |||||||||
電話:0593-2250389 傳真:0593-2295177 | |||||||||
電子郵箱:ndsthj@163.com | |||||||||
通訊地址: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閩東東路1號 | |||||||||
郵 編:352100 |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