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區
2024年3月13日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意見的公示(寧德市中心城區湖庫連通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發布時間:2024-03-13 發布人:寧德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下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準的審批意見,現依據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予以公示。歡迎公眾參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關環保承諾 |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下載鏈接(除依法不能公開的內容) |
1 | 寧德市中心城區湖庫連通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項目 | 蕉城區 | 福建閩東水務有限公司 | 福建省金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項目位于寧德市蕉城區,取水水源為霍童溪干流。工程主要由取水口工程、引水線路和下村水廠組成,工程的任務為供水和生態補水。由于取水口工程存在重要前置條件,經充分論證分析,本次評價工程僅為各取水口方案共同的引水線路(溪崗支洞為起點至水廠段)和下村水廠。主引水線路沿途經霍童鎮、九都鎮、七都鎮、金涵畬族鄉和中心城區西側。下村水廠位于飛鸞鎮北部上龜巖村下村西側,水廠供水范圍主要為鐵基灣片區,和其他水廠形成寧德市主城區環狀管網。工程最大總調水流量為8.02m3/s,其中水廠持續供水流量2.39m3/s,最大生態補水引水流量5.63m3/s;近期水廠規模為5萬m3/d。工程估算總投資141365萬元。 | (一)主要環境問題 (1)施工期: ①地表水環境:主要是各施工區產生的機械洗滌廢水、生活污水、地下涌水和4處埋管施工對涉及河流和水源保護區的影響。 ②大氣環境:主要是施工和運輸揚塵。 ③聲環境:主要是施工機械、材料加工、爆破、運輸噪聲。 ④固體廢物:生活垃圾、棄方、廢機油。 ⑤水文地質環境:工程下穿隧洞可能會造成沿線地下水位有所下降。 ⑥生態影響:主要是地表的開挖、施工揚塵和水體的擾動對陸域生物、水土流失、水生生物的影響。 ⑦環境風險:主要是施工機械溢油風險、廢水直排風險、火災風險、隧洞涌水風險、遇超標洪水風險、地質災害風險、對水源保護區風險、爆破風險。 營運期: ①地表水環境:需做好水資源合理調度。 ②大氣環境:水廠運輸揚塵。 ③聲環境:水廠運輸、管理房噪聲。 ④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廢機油。 ⑤生態影響:需做好水資源合理調度。 ⑥環境風險:包括地質災害風險、跨流域引水生態風險、水質污染事故風險水廠、次氯酸鈉消毒氯含量超標風險。 (二)主要環保措施: 施工期: ①地表水環境:各施工區配備一套隔油沉淀池和成套處理設施,施工廢水處理后回用,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和成套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地下涌水采用平流式絮凝沉淀法處理后回用或引至Ⅱ類水域和具有集中式飲用功能的水體外排放。埋管施工在非汛期進行,并相應設置圍堰導流等河道水質保障措施。九都鎮自來水廠水源保護區采取建設九都臨時取水工程;涉及各水源保護區優化施工方式、施工工序、污水回用、設置導流等措施,配備相應的水源地環保管理人員。 ②大氣環境:施工場地合理布置,綜合加工廠等揚塵較大設施布置在主導下風向,采取灑水抑塵、設置出口輪胎過壓水池等措施;加強運載車輛管理,要求密閉運輸。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場地清理工作。 ③聲環境:選低噪聲機械,禁止強噪聲機械夜間作業,因工藝技術要求必須夜間連續施工時,應報當地環保部門審批并告知周邊民眾;加強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④固體廢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統一收集,定時清運。水源保護區外各施工區設置臨時轉運場,轉運場、表土堆場修筑擋渣墻、攔渣壩等擋護坡腳,水源保護區內土方即產即運。施工結束后表土覆土回填,做好水保措施,進行植被恢復。 ⑤水文地質環境:對涉及各斷層破碎富水帶進行灌漿封堵、襯砌等工程處理措施,圍巖開挖過程中及時支護,局部穩定性較差的Ⅲ~Ⅴ類圍巖,開挖過程中噴錨支護。開挖過程出現涌水嚴重洞段采取防滲固結灌漿、提前進行二次襯砌封閉等堵水限排措施,做好地下涌水抽排水措施。九都鎮水源地保護區做好廢污水、固廢妥善處置措施,防止對地下水及水源保護區污染;隧洞下穿水源保護區施工時,及時做好隧洞防滲。 ⑥生態影響:施工結束后表土全部用于復耕及綠化覆土,對各施工區植被恢復。 ⑦環境風險:切實落實環評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制定相應應急預案并建立環境風險應急體系,加強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建設工程環境風險是可防控的。 營運期: ①地表水環境:制定了合理的水資源調度方案,待官昌水庫水質和進/出水口水質均穩定達標時,方可進行官昌水庫補水,非必要情況不進行補水。南漈溪結合內河泄洪閘等工程進行內河水資源調度。 ②大氣、聲環境:加強進管理房道路養護,保持路面平整。 ③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納入當地垃圾處理系統,廢機油按危廢暫存并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④環境風險:切實落實環評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制定相應應急預案并建立環境風險應急體系,加強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建設工程環境風險是可防控的。 | 建設單位于2022年8月3日~8月17日在福建環保網站進行第一次公示;2022年8月24日,同步采用現場張貼公告、寧德企業信息網網絡公示、《東南快報》登報的形式進行了第二次10個工作日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電話、傳真、信件或郵件。 | / | 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下載鏈接: http://www.ndwww.cn/xw/ndxw/2023/1205/271982.shtml 備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建設單位是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運營全過程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相關信息和審批后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公開的主體,該鏈接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公示維護工作由項目建設單位負責。 |
一、公示時間:2024年3月13日—2024年3月19日(5個工作日) | |||||||||
二、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個工作日內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上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 |||||||||
三、聯系方式: | |||||||||
電話:0593-2250389 傳真:0593-2295177 | |||||||||
電子郵箱:ndsthj@163.com | |||||||||
通訊地址: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閩東東路1號 | |||||||||
郵 編:352100 |
免責聲明:寧德企業環境信息自主公開網(披露平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或技術咨詢服務單位可通過本平臺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環評信息公開、公參公示和全本公開,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及配套文件中的網絡平臺要求。在本平臺公示有關信息和內容,由發布單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